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表示:过去是我们控制全球,我们对中国实施制裁,现在倒过来

白虎简科 2025-10-24 17:04:41

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表示:过去是我们控制全球,我们对中国实施制裁,现在倒过来中国来制裁美国了!而且,中国的“稀土”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美国的汽车、高科技和国防都会直接受影响,我们必须打破中国的垄断。 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的一句话,把华盛顿许多人不敢说的心事给捅破了:时代变了,过去是美国卡别人脖子,现在,中国正用资源这张牌,让美国尝尝被反制的滋味。 这场博弈的核心就是稀土,但别搞错了,这根本不是一场谁家矿多的土豪游戏。 这说明,全球化的供应链本身,已经成了新的战场,而美国,恰好就站在这场风暴里一个被精心设计的“扼喉点”上,动弹不得。 很多人以为,美国的软肋是缺稀土矿,错了,这只是故事的表面。真正的麻烦是,中国建立起了一道看不见的墙,这道墙由加工技术、专利和人才一层层垒起来,你想复制?门都没有。 要害中的要害,在提纯和加工环节,就算美国吭哧吭哧把加州的芒廷帕斯矿重新挖开,尴尬的是,挖出来的矿石还得打包送去中国处理,没有中国的工厂,那堆石头就还是石头。 尤其是在镝、铽这些战略价值更高的重稀土上,中国的技术几乎是独孤求败。这种看得见的优势,背后还有看不见的东西在加持:全球绝大部分稀土加工的核心专利,都攥在中国手里。 更要命的是人才,美国大学里你都快找不到教稀土分离的专业了。这意味着什么?就算明天想奋起直追,连人都凑不齐,这种“工厂+专利+人才”的三重锁定,比拥有再多的矿山都来得更致命。 一旦这个“扼喉点”被收紧,那产生的冲击波,会从工厂生产线一路传导到国家安全的心脏。 冲击最先打到的,就是国防的根基,无论是F-35战斗机的先进引擎,还是导弹里那些保证指哪打哪的制导系统,都离不开高性能的稀土永磁体。 已经有美国的主力战机生产计划,因为来自中国的磁体供应不稳,被迫踩了刹车,这不是演习,而是直接影响到了美军的备战能力。 紧接着,这股冲击波就蔓延到了经济的动脉,大家热议的新能源汽车革命,可能就因为电机缺了那么点关键原料而放慢脚步。而那些高科技巨头,也得面对新手机、新设备可能延期发布或成本飙升的头疼问题。 这就揭示了一个现代经济体的残酷真相:再强大的科技帝国,也可能因为依赖一根小小的供应链条,而引发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全面危机。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采取的对策,说好听点是多管齐下,说难听点就是“头痛医脚”,根本没摸到病根。 他们尝试让供应链“多元化”,结果发现是在缘木求鱼。重启本土的老矿山?那点产量连塞牙缝都不够。跑去投资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盟友?结果没搞来稳定供应,反而把金融市场搞成了一场投机狂欢。 指望技术走捷径?这条路也堵死了,实验室里的稀土回收技术,一到工业化生产规模就掉链子,产品甚至会开裂。 那搞“无稀土磁铁”吧,可这玩意儿在高温下性能不行,更讽刺的是,造它的某些原料,还得从中国买,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 五角大楼自己的经历最能说明问题,他们曾经发布一个大额的钴金属采购招标,最后竟然因为找不到一个靠谱的供应商,被迫取消了,这简直是美国供应链困境最真实的写照。 稀土危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美国过去几十年为了省钱、图方便,把产业链中低端环节外包出去的必然结果,曾经大家津津乐道的“全球化红利”,今天正变成一笔还不清的“战略负债”。 道格·伯古姆的警告像一声警钟,或许说明美国的决策者们终于开始正视现实,但真正的出路,绝不是在外面找备胎,或者指望哪个技术天才一夜之间解决问题。 唯一的解药,是启动一场艰苦卓绝的、堪比国家工程的本土产业链重建计划。这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投入和耐心,它考验的,是一个国家是否真的有决心,去修正自己过去犯下的战略错误。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美国想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难,而且越来越难”》

0 阅读:17
白虎简科

白虎简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