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陈百祥开制衣厂赚到千万身家,他一口气买了五辆豪车,然后对好朋友谭咏麟

名城探寻 2025-10-26 14:59:23

1975年,陈百祥开制衣厂赚到千万身家,他一口气买了五辆豪车,然后对好朋友谭咏麟说,唱歌是挣不了大钱的,你看看我做生意才几年,现在有房有车,钱多到花不完,这样吧,你也别唱歌了,过来帮我忙,我带你做生意,绝对比你唱歌有前途! 阿麟那时没立刻回绝,只是笑着摇头。没人知道这对老友的交情早刻在音乐里——1968年陈百祥就拽着谭咏麟组建“失败者乐队”,两人曾并肩击败许冠杰的莲花乐队,在夜总会唱到深夜。 后来陈百祥因要养家离开乐队,谭咏麟也遵家人意愿去新加坡读经济,乐队散了,但情谊没断。陈百祥眼里的“挣钱捷径”,藏着他对贫穷的恐惧,他从小见证家境从富裕跌落到捉襟见肘,逃难时的窘迫让他认定只有钱能带来安全感。 制衣厂的发迹确实迅猛。 从6台缝纫机、6个工人起步,他靠着跑销路攒下第一桶金,又拉来外国商人入股,把规模扩到300人,衣服一路卖到非洲。 千万身家在70年代的香港堪称巨富,年轻气盛的他没意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红利本就脆弱,更没察觉自己管理上的松懈已埋下隐患。他沉浸在豪车满院的风光里,完全没注意到阿麟眼里对音乐的笃定。 谭咏麟那时刚重组温拿乐队,1974年推出的《Sha-La-La-La-La》已霸占榜单三周,但乐队收入仅够糊口,他白天还得兼职当打字机推销员。 陈百祥的劝说不是没诱惑力,只是他记得乐队解散那晚,陈百祥塞来鼓槌说“替我守着音乐”的模样。更重要的是,他已察觉粤语乐坛的胎动——许冠杰的《铁塔凌云》刚掀起风潮,属于本土音乐的时代正在到来。 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没几年金融危机突袭,非洲市场订单骤减,陈百祥的仓库堆满卖不出去的衣服,几家分厂接连倒闭。 千万身家一夜蒸发,还背上千万债务,他从千万富翁变成“千万负翁”,那些豪车转眼被抵债。最绝望时,谭咏麟递来3000万,这笔钱里本有他准备买房的积蓄,谭母得知后忍不住指责,他却只说“阿叻比房子重要”。 陈百祥攥着钱红了眼。为还债他亲自闯非洲,遇上海盗竟敢谈生意——每卖出一件衣服给海盗1美元提成,就这样清空了积压的存货。 他终于还清欠款时,谭咏麟的歌唱事业已起飞,《爱在深秋》《水中花》火遍东南亚,红馆演唱会连开20场,被歌迷唤作“谭校长”。曾经被调侃“卖唱”的人,成了乐坛传奇。 后来的日子里,两人的人生轨迹多次交织。张国荣与谭咏麟竞争最激烈时,陈百祥始终站在他身后力挺;陈百祥转战娱乐圈,谭咏麟为他量身定做《分甘同味》。 他们会因明星足球队的理念吵到面红耳赤,半年互不往来,却又在生日宴上喝到满脸通红,搭着肩膀合唱老歌。陈百祥再也没说过“唱歌挣不了大钱”的话,他比谁都清楚,阿麟守住的不是舞台,是比金钱更持久的热爱。 财富会随市场波动,潮流会随时代更迭,唯有真正的热爱与情谊能穿越风雨。陈百祥的起落印证了短期红利的脆弱,谭咏麟的坚守则诠释了初心的重量,而跨越半世纪的扶持,更让这段故事有了超越成败的温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