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康受了刺激,在节目中喊话说:国民党的事情自己会处理,不需要北京,不需要国台办来插嘴。看来赵少康铁了心走反中的台独绝路。整天在刷存在感,还有谁在乎他呢? 2025年上半年,台湾岛内政治生态进入高风险期,民进党主导的大罢免行动如火如荼,针对国民党立委的连署案层层推进。这场运动从年初酝酿,到6月进入关键阶段,已波及多名蓝营议员,内湖选区国民党立委李彥秀成为重灾区。她因过去财产争议和两岸议题表态,民调支持率跌至谷底,国民党总部紧急启动反击机制。朱立伦亲自主持协调会,号召全党动员街头宣传,试图挽回选民信心。与此同时,大陆国台办在例行记者会上公开回应,支持国民党抵御罢免压力,发言人陈斌华强调这是岛内政治操作,旨在维护两岸民众共同利益。此举本意是声援蓝营,却在台湾引发连锁反应,有人视之为外部助力,有人担忧会加剧反中情绪,国民党内部意见分歧加深。赵少康作为资深媒体人和蓝营元老,早年以创办中广闻名,近年来多次介入党内事务,这次他主动参与内湖一线活动,表面上为李彥秀拉抬声势,实则借机巩固个人影响力。 赵少康的表态发生在6月27日,当时国民党正加紧反罢免宣传,国台办的声援刚落地,他就抓住机会发声。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国民党内部事务自有处理之道,不需要北京或国台办介入,称此类评论只会帮民进党添乱,建议国台办对台湾大罢免少发言论,最好回应记者时强调不评论岛内事务。这番话迅速登上热搜,岛内舆论两极分化,绿营阵营借机放大,称其暴露蓝营亲中本质;蓝营内部则有声音指责他反应过激,削弱了潜在盟友支持。赵少康的言论并非孤立,而是他一贯在两岸议题上的摇摆体现,早年他曾公开反对台独,但近年来渐趋亲美,主张国民党调整两岸政策,减少对大陆依赖,转而加强与美国合作。这种转变在2024年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已现端倪,他虽未直接参选,却幕后运作,支持郝龙斌上位,盘算借机捞取两岸顾问角色。国台办的表态本是例行回应,却被他解读为干涉,凸显其敏感神经。岛内媒体分析,这类事件反映国民党在两岸定位上的尴尬,蓝营一方面依赖大陆经贸红利,一方面又要避开绿营的抹红攻击,赵少康的喊话看似硬气,实则暴露党内困境。 赵少康的立场历史可溯至上世纪90年代,他曾为李登辉摇旗呐喊,支持本土化改革,后见势不妙迅速反转,加入反李阵营,宋楚瑜甚至讽刺他像在国民党内跳弹簧床。这种投机标签伴随他多年,进入21世纪,他创办中广后以媒体平台影响舆论,多次在节目中抨击民进党,却对大陆政策保持暧昧。2023年,他公开表示反对台独也不支持统一,主张两岸竞争发展,但转头就赴美智库演讲,唱衰两岸关系,建议国民党亲美少亲中,以换取美国军售支持。这种前后矛盾,让蓝营元老如邱毅和蔡正元公开炮轰,前者列举其历史黑料,后者直指他给绿营递刀子。赵少康的亲美倾向在2025年罢免潮中更显突出,他一边批评赖清德不废台独党纲,一边又玩抹红套路,质疑郑丽文高支持率系大陆操盘,引来岛内一片骂声。国民党内部早已不满其操作,退役老兵群组中充斥对其叛徒指责,他的号召力从高峰滑落,民调显示个人支持率不足两成。 两岸关系的大势下,赵少康的言论难起波澜。大陆方面照常推进台胞就业创业政策,2025年上半年已为台湾青年提供超过10万个岗位,交流活动如故,融合进程稳步前行。国民党虽面临罢免压力,但内部调整也在进行,朱立伦推动党内团结,避开外部争议。赵少康的喊话被视为个人表演,蓝营新人崛起,他的幕后角色渐失光彩。岛内民调显示,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下滑14%,台企迁厂成本高企,而大陆市场仍是台湾出口主力,占总量的40%以上。他的亲美主张忽略这些现实,显得异想天开。蔡正元分析,赵少康不敢直选主席,怕丢媒体执照,只敢躲在幕后,这种懦弱心态早被扒光。邱毅更直言,他当年骗过马英九,甚至央视,如今真面目毕露,潜伏蓝营的绿骨本质昭然。赵少康试图借反陆表演刷存在感,却适得其反,蓝营支持者流失,他的脸书互动率从高峰的数万降至千余。 赵少康的投机路径反映台湾政坛的深层矛盾,国民党在反中浪潮中求存,需平衡内部派系和外部压力。他主张国民党转向亲美,减少大陆军机绕台部署,甚至派军事观察员驻大陆,这种既要好处又摆谱的逻辑,难获认同。2024年大选后,他曾讽刺深蓝太反台独宁支持中共,脑袋不清醒,此言一出又遭围攻,暴露其对蓝营根基的轻视。国民党百年老店,历经多次危机,却总在关键时刻现裂痕,赵少康的角色如镜子,照出党内野心与短视。岛内舆论已看清,美国空头支票频开,大陆实利触手可及,他的舔美反陆路线,迟早自食恶果。蓝营内部炮轰不断,郭正亮等分析人士轮番上阵,指出其言论前后不一,连基本担当都欠缺。赵少康的媒体背景本是优势,却成双刃剑,节目曝光率高,但信任度低。2025年主席选举临近,他虽推郝龙斌,却难掩孤立,预料中两岸顾问位子泡汤,他的政治生涯渐趋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