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军方即将签署一项大型战机协议!埃及经过2年谈判,准备订购46架F-15EX先进鹰重型战机!价值200亿美元以上。 2023年秋季,当时埃及空军面临严峻挑战:现役200余架F-16战机中,半数以上为早期B/C型号,缺乏主动相控阵雷达与先进航电系统,面对以色列装备的F-35I隐身战机时,超视距空战能力存在代差。 尽管埃及2021年从法国购入30架“阵风”战机,但该机型单价高达2.5亿美元,且法国明确拒绝转让技术,难以支撑大规模换装需求。 在此背景下,埃及将目光投向美国最新推出的F-15EX——这款能挂载22枚AIM-120D导弹的重型战机,其12吨载弹量与1500公里作战半径,恰好能弥补埃及空军“腿短”的短板。 谈判过程充满波折。美国国务院虽批准出口,但以色列提出强烈异议。根据1981年《美以战略合作协议》,美国需确保以色列在中东保持“质量优势”。 为此,美方提出折中方案:向埃及交付的F-15EX将采用“简化版”配置,包括阉割中距空空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限制使用AN/APG-82(V)1雷达的某些模式,甚至考虑不提供电子战吊舱。这种技术降级引发埃及不满,2024年3月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转机出现在2025年初。随着土耳其与埃及在五代机领域展开合作,美国意识到若彻底失去埃及这个北非重要盟友,其“印太战略”与“中东平衡术”将遭受双重打击。 为挽回局面,美国不仅同意恢复F-15EX完整技术配置,还抛出“防空套餐”——同步出售价值47亿美元的NASAMS防空系统。这种“战机+防空”的捆绑销售策略,恰好契合埃及构建多层次防空网的需求:NASAMS可拦截巡航导弹与无人机,与埃及已部署的中国红旗-9BE形成高低搭配。 值得关注的是,埃及在此轮军购中展现出罕见的外交灵活性。在F-15EX谈判重启的同时,埃及与土耳其的KAAN五代机项目合作取得突破。 这款采用双发隐身设计的战机,虽因使用美国F110发动机面临供应风险,但其技术转让条款对埃及极具吸引力——土耳其承诺协助埃及建立总装线,并共享航电系统源代码。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确保短期内获得先进战机,又为长期国防自主化埋下伏笔。 从更宏观视角看,埃及的军购选择折射出中东国家的普遍困境:既渴望摆脱对美制武器的依赖,又难以在短期内突破技术瓶颈。以色列的阻挠、美国的政治条件、俄罗斯因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不稳定,迫使埃及等国采取“分散投资”策略。 例如,埃及在引进NASAMS的同时保留红旗-9BE订单,采购F-15EX后仍保留歼-10CE的潜在采购选项,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做法,实为在地缘政治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的务实选择。 这场军购案的后续影响值得持续观察。若协议最终签署,埃及将成为继以色列、沙特后第三个装备F-15EX的中东国家,其空军实力将跃升至地区第二梯队前列。 但技术降级条款能否真正落实、美国是否会因以色列压力再次变卦、土耳其KAAN项目能否按时交付,这些变量都可能改变中东空中力量对比。更深远的是,埃及的“多边军购”模式或引发连锁反应——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可能效仿,从而打破美国对中东军贸市场的长期垄断。 这场持续两年的谈判,本质上是技术、政治与战略的复杂博弈。当埃及飞行员未来驾驶F-15EX升空时,他们操控的不仅是先进战机,更是一个国家在强权夹缝中争取战略自主的艰难尝试。 关于这场军购案的最终走向,您认为埃及能否真正实现“技术突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