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海南一女子生下女儿,回家养了3个月,突然发现出院记录上,写着“分娩一活男婴”,再加上那天有2人生孩子,她怀疑是不是抱错孩子了,到医院询问医生说是打错了,改一下就好了,见女子不信,医院解释:"生产后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告知婴儿性别,没有抱错的可能性,文书上性别错误是有可能的。" 海南海口,一位母亲原本普通的生活,被一张出院记录彻底打乱。 这份本应用于健康档案的文件,上面写着“分娩一活男婴”,瞬间让她对自己三个月大的女儿产生了疑虑,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母亲准备给女儿办医保时,看到了这份出院记录,冰冷的文字让她整个人都愣住了,背脊一阵发凉,脑海里不自觉地拼凑起生产当天的片段,同一产房里,还有一位产妇生的是男婴,护士对那位家属说“恭喜,是个大胖小子”,此刻听起来格外刺耳。 这一纸文件的错误,与现实巧合交织,让她难以摆脱“抱错孩子”的恐怖想法,尽管孩子的出生证明上明确写着“女”,但医院文件之间的矛盾,让母亲陷入无助和困惑。 母亲向医院询问时,起初得到的回应只是轻描淡写:“笔误,打错了,改一下就好。”院方强调生产流程严格,医护会第一时间确认性别,抱错几乎不可能。 但这些话并没有缓解她的焦虑,医院甚至建议她去做亲子鉴定,费用还需自理,换句话说,这本是医院的错误,却让母亲承担检查责任,同时承受精神折磨。 有网友分享经验称,严格的医院都会用身份手环、重复核对性别等方法,确保每个新生儿的身份准确无误,这样的措施,本应让家庭安心,却在海口的这位母亲身上缺失了。 事情出现转机是在媒体介入之后,11月10日下午,医院成立专项调查组,态度也从最初的轻描淡写变得严肃起来,他们承诺会调阅手写病历、护理记录,查看产房监控,并联系当天的另一位产妇核实情况。 这迟来的调查,反而说明了医院最初的处理不当,也揭示出这份差错对家庭的冲击有多大,一个笔误就可能动摇一个家庭的根基。 这件事在网络引发了公众共鸣,大家的愤怒,不仅是同情母亲的遭遇,更是对自己可能面临的医疗风险感到不安。 如果连新生儿性别都可能出错,医院的公信力又从何谈起?不少评论还提到“另一家”可能受到的影响,担心这样的错误会引发双重家庭悲剧,对医院来说,这可能只是管理上的疏漏,但对任何家庭而言,孩子的身份是最核心、最敏感的部分,一点差错都不能接受。 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笔误,一旦触碰到身份和亲情,就可能引发系统性的信任危机,而对那位海口母亲来说,她依旧在煎熬,期待一个能让她安心、确认三个月母爱无误的答案。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