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

霁雾阙任 2025-11-11 16:10:22

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看不懂。第一件,他没参加普京11月5日主持的安全会议重要会议。第二件,他不再是G20峰会的俄罗斯代表团团长。     11月5日,普京亲自主持国家安全会议,主题很严肃,讨论美国可能重启核试验的动向。     这种高规格会议,拉夫罗夫理应坐在核心席位,但这次偏偏没见他人影。     按惯例,这种“缺席”往往比出席更能说明问题。     这一切的导火索,是拉夫罗夫前不久的一次外交碰壁。     当时他代表俄方和美国政界人物卢比奥接触,目的是为普京与特朗普可能的会晤铺路。     但拉夫罗夫全程态度强硬,坚持俄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几乎不给对方回旋余地。     结果谈判彻底破裂,美方直接取消了原定在布达佩斯的首脑会晤。     紧接着,美国又对俄罗斯两大能源巨头,卢克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实施制裁,重创了俄方出口收入,也连带影响了前线的资金供应。     对普京来说,这样的外交失利,不仅让国家吃亏,也让内部精英阶层质疑外交团队的能力。     拉夫罗夫被暂时边缘化,是一种政治“交代”:我们看到了问题,也在采取补救措施。     普京马上派出总统办公厅副主任马克西姆·奥列什金带队出席G20峰会,用一个新面孔重新对外展示“务实、合作”的姿态。     这次人事安排,其实是俄罗斯战略重心调整的信号。     以往普京重视的是地缘政治的博弈和强硬姿态,如今面对层层制裁和经济困境,他更关心如何保住财政收入、维持国内稳定。     G20的主要议题是经济合作,拉夫罗夫那套针锋相对的“硬外交”显然不再适用。     奥列什金是经济出身,长期担任普京的顾问,深谙国家财政和国际贸易问题,他带领的团队几乎都是经济领域的高官,这表明,俄罗斯外交的焦点正从政治斗争转向经济求生。     普京的当务之急,是找到绕过制裁的新路径。     他希望通过与中国深化电商合作、推动铁路运输和北极航线开发,以及扩大农产品出口来打开新的经济通道。奥列什金正是执行这一套“经济自救计划”的最佳人选。     当然普京并没有完全抛弃拉夫罗夫,这个在国际舞台上多年“怼天怼地”的外交老将,虽然被调出核心圈,但依然是克里姆林宫信任的老臣。     普京惯用的方式不是直接“炒人”,而是让功臣“退居二线”,前国防部长绍伊古的调整就是例子,既算惩戒,又是对多年忠诚的一种保留。     未来,拉夫罗夫或许会被安排在某个次要但体面的职位上,他的政治生命还没到终点。     这种处理方式,也显示了普京维系权力体系的灵活:在换路线上,他可以果断,在对待老部下时,他仍懂得留情。     总体来看,拉夫罗夫的退场,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拐点,更是俄罗斯在重压之下的一次全面“换挡”。     过去那种以强硬姿态为主的外交,正在被更务实、更经济导向的思维取代。     对外界而言,这意味着未来的莫斯科,可能少一点锋芒、多一点算计,也更加难以预测。     世界各国都得重新思考:该怎么与一个“务实但深沉”的俄罗斯打交道。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