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听懂中方警告,紧急从日本撤走中导系统,日本网民:中国人想让我们道歉,但美国人想让我们死,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7日,日本山口县地方政府接到防卫省通知,美军部署在该县的驻日美军基地内的“堤丰”中导系统,已经被撤走。 这事儿得从两个月前说起,今年 9 月,美军借着 “坚毅之龙” 联合军演的名头,把 “堤丰” 中导系统第一次部署到了日本山口县岩国基地。 当时防卫省还嘴硬说只是 “临时演训部署”,演习结束后一周就会撤走,可等到 9 月 25 日演习落幕,这套系统非但没走,反而加派了士兵看守,摆明了想 “赖着不走”。 这套系统可不是普通装备,能发射射程超过 1600 公里的 “战斧” 巡航导弹,还有能拦截弹道导弹的 “标准”-6 导弹,从山口县发射,射程能轻松覆盖朝鲜半岛和中国东部沿海,等于把一把尖刀架在了地区安全的神经上。 中方的警告几乎是立刻就到了。9 月 16 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明确表态,美方和日方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部署,中方强烈不满且坚决反对,直言这套系统会推高地区军备竞赛,对战略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 当时林剑还特意提了个关键背景,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敦促日方别 “为虎作伥”,做破坏地区和平的事。这话说得很重,既点了历史账,又亮明了对现实威胁的底线。 可美军和日本政府一开始根本没当回事。美军太平洋陆军司令还公开说 “部署是为了应对地区威胁”,日本防卫省则忙着安抚民众,说 “系统处于严密防护中,不会有安全风险”。 但他们没算到两件事:一是中方的警告不止停留在口头,那段时间东部战区在东海开展了多次实弹演练,针对性极强;二是日本民众的反对声浪越来越大。 11 月 10 日,广岛县和山口县的民间团体直接跑到防卫省地方防卫局递请愿书,指着鼻子问为什么系统撤离严重延误,“守护濑户内海安宁环境居民网络” 的代表久米庆典说得很直接:“部署这东西就是在刺激周边国家,把我们当成靶子。” 转折点出在 11 月 16 日,中方再次加码警告。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美方必须正视地区国家呼声,尽快撤走 “堤丰” 系统,言辞里的强硬态度比上次更甚。没人知道这期间中美之间有没有更直接的沟通,但事实是,仅仅一天后,美军就火速动手撤了。 从基地周边居民拍的视频看,17 日凌晨,多辆军用卡车开进基地,把发射单元、雷达车和配套设备一一装车,上午就沿着专用公路运往港口,整个过程快得不像 “常规调动”,倒像是在赶时间。 最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网民的反应。在共同社的新闻评论区里,一条留言被顶到了最前面:“中国人只是因为历史问题要我们道歉,可美国人是把导弹架在我们家里,让我们当挡箭牌。” 还有人晒出了山口县的地图,标注出基地与居民区的距离,“一旦真有冲突,这里第一个被炸,美军有航母能跑,我们能往哪躲?” 这种情绪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自从 9 月部署以来,山口县的抗议集会就没断过,居民们举着 “不要把我们当炮灰” 的牌子,一次次堵在基地门口,可日本政府要么回避,要么甩锅给 “安保需要”。 美军撤走得悄无声息,但留下的疑问不少。当初说好的 “临时部署” 拖成了 “长期驻扎” 的架势,为什么中方两次警告后就突然变脸?有分析说,美军是怕这套系统成为 “活靶子”,毕竟中方的反导和打击能力摆在那,真有情况第一时间就能摧毁。 也有人觉得是中美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美方不想在这个节点激化矛盾。但对日本民众来说,答案没那么复杂,就像那条高赞评论说的,自己不过是美国亚太战略里的一颗棋子,有用的时候拿来当盾牌,没用或者危险了,说扔就扔。 现在山口县的基地空坪上,只剩下清理设备的工人,可日本网民的讨论还在发酵。有人翻出当年美军在冲绳部署武器的旧闻,发现每次都是 “高调来、低调走”,留下的只有当地民众的恐慌。 这场 “撤走风波”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日同盟里的不对等,也照出了日本在地区安全里的尴尬位置 —— 一边要面对历史问题的追责,一边要承受大国博弈的风险,而最讽刺的是,号称 “保护者” 的美国,恰恰是把它推向危险边缘的推手。 信源: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