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档案室这周丢出一颗“冷门炸弹”,人权理事会将把“琉球群岛历史地位”拉进正式议程,据路透社现场速记稿,提案国代表直言“应核查战后安排是否违背原住民自决”,一句话把日方代表噎到现场翻文件。 可能有人不太明白,为啥一个历史地位议题能让日本这么紧张?这得从琉球的过往说起。琉球群岛上的居民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本人,历史上这里是独立的琉球王国,从 1372 年起就和中国明清王朝保持着长达五百年的宗藩关系,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册封仪式。 直到 1879 年,日本明治政府才派兵强行吞并琉球,把它改成冲绳县,还逮捕了当时的国王尚泰,解散了王国机构,这事不仅没得到清政府认可,在国际法上也站不住脚。 二战结束后,琉球的归属本有明确的国际安排。《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清清楚楚规定,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这四个主要岛屿,琉球压根不在其列。 《开罗宣言》也要求日本归还所有通过战争窃取的领土,同样没提琉球属于日本。1945 年到 1972 年期间,琉球由美军托管,按照《联合国宪章》的 “敌国条款”,这种从战败国割离的领土本该适用托管制度,最终通过原住民自决决定前途。 但 1972 年事情走了样,美国和日本私下签了《琉球返还协定》,直接把琉球的行政权交给了日本,全程没经过联合国讨论,更没问过当地原住民的意见。 美国自己 1971 年的声明里都明确说了,移交的只是管理权,不涉及主权,可这个私下交易就此定下了琉球的尴尬处境。 更关键的是,这种安排给琉球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困扰,美军基地在当地占地高达 18%,比日本本土高得多,从 1972 年到 2024 年,美军在那里犯下了 6200 多起刑事案件,其中严重犯罪就有 600 起左右,抢劫案占了总数的近两成。 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状况更让人揪心,冲绳的人均收入只有日本全国水平的七成,失业率却居高不下,旅游和服务业因为基地存在受到严重限制。日本还长期推行同化政策,禁止琉球语,篡改教科书,导致独特的文化不断流失。 2023 年 9 月,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特意去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言,控诉美军基地的噪音污染影响学校医院,化学污染威胁饮用水安全,要求获得平等对待。他后来回应 “琉球原住民” 议题时也承认,关于民族身份存在各种合理观点,等于默认了这一议题的合法性。 这些年琉球人的不满一直在积累,民调显示,只有 16% 的当地民众自认 “纯粹日本人”,24% 的人明确自认 “冲绳人 / 琉球人”,还有近 25% 的人支持独立,每年都会举行 “琉球王国复国游行”。 他们多次向联合国原住民论坛申诉身份权,却屡屡被日本政府否决。这次人权理事会要把议题纳入正式议程,本质上就是要回应这些诉求,核查当年的安排是否真的尊重了原住民的自决权。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此前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上就曾点出,日本对琉球民众存在制度性歧视,还提及了日本吞并琉球的历史和战后文件的规定。 这些发言都基于扎实的历史事实和冲绳县政府的统计数据,让日方很难反驳。如今人权理事会正式介入,无疑会让这个被忽视多年的议题得到更全面的审视。 这场琉球博弈,给所有大国竞争者提了个醒:历史从不真的过去,它会在新的时刻被重新唤醒。今天中国的“主动设局”,不是简单的报复,更像是信心和智慧的集中体现。琉球的归属权,早已不是单纯的地理问题,而成了中日战略较量的风暴眼。 信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