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某小区内,王先生家住在七楼,当天下午3点多,女友洗完澡在浴室一丝不挂的

梅姐说法 2025-10-11 17:11:16

杭州萧山,某小区内,王先生家住在七楼,当天下午3点多,女友洗完澡在浴室一丝不挂的出来时,发现窗外有无人机盘旋,怀疑被偷拍了。王先生得知后找物业并报了警,当晚8点多民警找到无人机主,未发现偷拍视频。同一小区的陈先生也遇到类似的情况,目前,民警已介入调查。 据悉,9月30日下午3点多,王先生在客厅看电视,女友刚洗完热水澡,一丝不挂的从浴室出来,准备回房间。 就在这时,窗外一架无人机正对着自家阳台盘旋,女友吓得手忙脚乱扯过衣服裹住自己。 王先生听到女友的尖叫声,从沙发上坐起来,女友正指着向窗外说有无人机,会不会在偷拍咱们? 王先生走到窗边,看到那架近在咫尺的无人机,他越想越后怕,要是没发现,自己和女友的隐私岂不是早就泄露了? 王先生顾不上多想,赶紧联系了物业,说明情况后又报了警。 物业的人接到电话后,也立刻派人到了现场查看,可无人机已经飞走,只留下心有余悸的王先生和女友。 刚搬进小区不久的陈先生,有一晚正和朋友在客厅喝茶聊天,窗外10米左右,也看到有一架无人机垂直徘徊,陈先生和朋友的好心情瞬间没了,好好的聊天也进行不下去。 陈先生心里犯嘀咕,这无人机怎么老在小区里飞,还常在夜间出现,太不安全了。他想起之前听其他业主说过,小区里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大家心里都不踏实。 当晚8点多,民警终于找到了无人机主,让人意外的是,机主是同小区的住户,民警仔细检查了无人机,没发现偷拍王先生女友的视频。 那么,以法律角度,该如何看这件事呢? 1,无人机主的行为,在居民住宅区操控无人机对着住户阳台等私人空间盘旋,这很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王先生女友在自家阳台,处于相对私密空间,无人机对着她盘旋,有偷拍隐私的嫌疑,这无疑是对其隐私权的侵害。 即便最终没发现偷拍视频,但机主的行为已经给王先生及其女友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和不安,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益。 以《治安管理处罚法》来看,第四十二条规定,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无人机主的行为如果被认定为有偷拍他人隐私的意图,即使没有实际拍到内容,也可能面临这样的处罚。 这主要是因为其行为已经对他人隐私造成了潜在威胁,扰乱了他人正常生活秩序。 2,小区内频繁出现无人机飞行,给业主生活带来困扰,物业有责任进行管理。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包括维护小区内的公共秩序和安全。 物业在接到王先生等业主反映后,虽派人查看但未能及时阻止无人机飞行,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疏忽。 如果因为物业没有尽到管理义务,导致业主隐私权持续受到侵害,物业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信源比如赔偿业主因隐私泄露遭受的损失等。 3,如果无人机主确实存在偷拍行为,并且将偷拍的隐私内容传播出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虽然此次未发现偷拍视频,但如果后续调查发现有机主有传播隐私内容等更恶劣行为,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最终,王先生还是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被侵犯了,这种感觉就像被人窥视了一样难受。他找到陈先生和其他业主,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原来,小区里不少业主都反映见过无人机,而且大多是在夜间飞行。大家越说越气愤,觉得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王先生决定和其他业主要求物业加强管理,在小区里设置明显的禁飞标识,并且信源增加夜间巡逻,物业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会尽快落实。

0 阅读:0
梅姐说法

梅姐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