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9岁的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牺牲,警卫队长想就地掩埋遗体,不料毛主席震

轩叔观察 2025-10-21 18:29:20

1944年29 岁的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牺牲,警卫队长想就地掩埋遗体,不料毛主席震怒:“马上挖出来,保护不好他的遗体,就撤你的职!”[无辜笑]   张思德来自四川仪陇的穷苦人家,1933年红军解放当地时,这个17岁的青年第一个冲上台控诉旧社会的压迫,毅然加入红军。   参军仅三天,他就击毙了敌军机枪手,在关口梁战斗中,他冒死炸开寨门,长征路上,他曾独自游过嘉陵江夺船,还一人缴获两挺机枪。   最让人揪心的是,部队断粮时,他主动“尝百草”辨别野菜,有次中毒倒地,仍挣扎着提醒战友:“别吃……有毒……”    他不仅是战场上的勇者,更在日常任务中展现坚韧。   1938年押运物资,他带队顶暴雨、防土匪,所有物资完好运抵延安,1940年传递情报,他赤脚走五十里山路,把文件仔细藏在鞋底,确保万无一失。   1942年部队整编,他从班长调整为战士,二话不说接受安排,烧炭、编草鞋、修礼堂,组织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   1943年担任毛泽东的警卫后,数九寒天他坚持守在车尾,耳朵冻伤也不进车厢避风。   张思德的离世让毛泽东十分难过,他亲自主持追悼会,并发表了那篇著名的《为人民服务》。   一个普通战士的逝去,由此凝结为一种精神,触动了许多人。   炊事班的同志听后说,原来烧火做饭也是服务人民,机关干部也反省起自己的工作态度,这种共鸣超越了职务,触动了不同岗位的人。   张思德没有惊天动地的战绩,却把每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今天很多人困惑于“平凡是否注定平庸”,他的经历或许是一种回答,价值并不取决于你站在什么位置,而在于你是否全心投入手中的事,那些看似琐碎的任务,恰恰是成就价值的土壤。   网友们敬佩不已:   “看完心里堵堵的,那个年代的人思想真纯粹,班长变战士,放现在好多人得闹情绪,他却觉得理所应当,这才是真正的革命者。”   “赤脚走五十里送信,冬天站车外警卫耳朵都冻坏了,现在年轻人上班摸鱼都嫌累,真该学学这种精神,不是要我们吃苦,而是要有那份责任心。”   “毛主席那句‘撤你的职’太有分量了,说明他打心眼里爱护和尊重这位普通战士。这种上下级关系,是基于对生命的共同敬畏和对理想的共同追求。”   “最戳我的是‘尝百草’那段,自己中毒了第一反应是叫别人别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勇敢了,是刻在骨子里的牺牲精神,把战友的命看得比自己重。”   “炊事员和干部的例子特别真实!‘为人民服务’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普通人把分内事做好,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平凡中见伟大。”   “历史不该只记住将军元帅,更该记住张思德这样千千万万的普通一兵,他们才是真正的基石,致敬!”   在当下你觉得我们普通人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属于自己的“为人民服务”呢?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