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申领大陆身份证热潮下的“台湾之急”:民心背离与谋独困境 国台办明确台胞申

愿心想事成 2025-11-02 17:18:51

台胞申领大陆身份证热潮下的“台湾之急”:民心背离与谋独困境 国台办明确台胞申领大陆身份证是合法权利,近年申领人数持续攀升,厦门等地办理量显著,累计达20万。这一民生选择引发台湾当局激烈反应,从清查证件到威胁注销户籍,尽显“急态”。本文结合申领热潮与当局应对乱象,剖析“台湾之急”的表现、根源与本质,揭示民心向背与两岸融合的历史必然。 一、台胞申领热潮:民心选择的直观呈现 大陆台胞身份证申领政策以便利化与权益保障为核心,成为两岸融合纽带,台胞踊跃参与印证“两岸一家亲”理念。 政策层面,大陆构建梯度化服务体系:长期定居台胞凭常住户口登记申领身份证,享就业、社保等同等权益;短期常住台胞可办台胞居住证,零门槛且无需放弃台湾户籍,覆盖9项便利与6项公共服务。办理流程优化为“线上预申请+线下专窗”,审批周期从数月缩至几周,2025年上半年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证件发放量同比增幅显著。 实践层面,热潮呈多维度特征:厦门等台胞聚居地为办理热点,线下常排长队;群体涵盖公务员、艺人、军人等,公开持证军人达62人;累计20万台胞申领且人数持续增长。这本质是对大陆发展机遇的认可——13万台企落地,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440.5万人次,经济社会深度联结使证件申领成为刚需。 二、“台湾之急”:当局的应激反应与治理乱象 面对申领热潮,台湾当局非但不顺应民意,反而恐慌应对,暴露焦虑与治理失能。 (一)“清查”制造白色恐怖 民进党将民生证件政治化,开展大规模清查,范围从公职人员扩至艺人、军人,给持证者贴“集团犯罪”标签,限制军人接触机密。国台办指出台胞证件信息受严格保护,当局此举是“不得人心的政治操弄”,清查未遏制申领潮,凸显政策失效。 (二)“谎言”误导公众认知 为阻挠申领,当局编造虚假叙事:陆委会将大陆定居证与身份证捆绑,炒作“申领即失台湾户籍”。实则居住证与身份证性质不同,申领无需弃台湾户籍,国台办多次澄清,当局仍偷换概念制造恐慌,尽显民意争夺中的无力。 (三)“强权”剥夺民众权利 舆论恐吓失效后,当局升级手段,将定居证纳入管制,威胁撤销持有者“台湾户籍”。这种“户籍胁迫”违背伦理,遭两岸谴责。当局一边标榜“民主自由”,一边用行政强权打压诉求,双重标准被看穿,在13万台企获利、数十万台胞发展的现实前,打压显得苍白。 三、急之根源:“台独”叙事崩塌与民心流失 台湾当局的“急”是“台独”路线与融合大势碰撞的结果,根源在统治基础面临三重瓦解。 (一)“抗中谋独”叙事失民心 民进党长期以“反中”构建认同,但台胞“用脚投票”击碎该叙事。大陆惠台政策让台胞享红利:凭身份证办公积金贷款、子女入学,凭居住证购票开户,民生便利使“两岸对立”话术失效。20万台胞的申领选择,让“台独”宣传沦为自说自话,民意根基流失。 (二)经济民生治理溃败 当局民生治理失能加剧台胞“用脚投票”:岛内薪资停滞、房价高企、青年发展受限,而大陆有庞大市场、完善产业链与创业扶持,68.7万台胞在大陆稳定就业,长三角、珠三角成创业高地。2024年台胞申请来大陆定居人数超前十年总和,是对当局治理失效的抗议。 (三)融合大势不可逆 大陆以“两岸一家亲”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从证件便利到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社会保障,构建“越走越近”的制度通道。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同比增53.8%,贸易额高位运行,“两岸脱钩”成幻想。申领热潮是融合的具象化,当局阻挠如逆水行舟,引发强烈焦虑。 四、本质透视:民心向背决定历史走向 台湾当局的“急”,本质是恐民心流失、怕“台独”梦碎、拒统一大势,应激反应不仅挡不住潮流,还加速自身合法性消解。 法理上,台胞申领身份证是中国公民权利的延伸。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台胞依法享同等权利,当局阻挠是侵犯公民权利,违背法治。 民心上,申领热潮彰显“统一是民心所向”。台胞选择源于大陆的发展机遇、权益保障与包容环境,当局“绿色恐怖”难改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62%台湾民众认为清查是“政治操弄”,23%表示会考虑申领,民心可见。 历史上,融合是两岸关系必然趋势。1987年打破隔绝后,人员往来与经济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申领热潮是最新注脚,当局逆势而为终将被历史抛弃。 五、结论 台胞申领大陆身份证人数攀升,是两岸融合的缩影、民心向背的体现。台湾当局的“急态”——清查打压、谎言误导、剥夺权利,暴露“台独”困境与治理缺失,焦虑源于叙事崩塌、治理溃败与融合理念。 国台办与大陆政策坚守“以人民为中心”,20万台胞的选择证明:民心不可违,大势不可逆。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融合统一是根本利益,逆潮流者终将被抛弃。

0 阅读:29
愿心想事成

愿心想事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