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靠窗票,结果却面对一堵墙,这种经历你有过吗?最近一位网友就遇到了这么一件窝火的事。她提前买好了广州南到茂名的高铁票,特意选了3车厢的1A号座位,票面上清清楚楚写着“靠窗”,可上车后才发现,所谓的“靠窗座”竟然是个没有窗户的“面壁座”,最后只能中途站起来乘车。 这位网友的建议很实在,她希望铁路部门能把座位标识细化一下,比如区分“靠窗侧”和“靠过道侧”,而不是简单地标个“靠窗”。说实话,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我们花钱买票,至少应该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产品吧? 我查了一下,高铁座位编码其实是跟飞机学的,A和F通常靠窗,C和D靠过道。但问题在于,高铁车厢的结构千差万别,特别是每节车厢两端的座位,很可能因为车厢连接处或者设备安装的原因,出现这种“靠窗无窗”的情况。就像网友遇到的1A座,虽然确实在车厢靠窗的一侧,但偏偏前面就是一堵墙。 铁路部门的回应有点让人失望。12306客服说目前系统无法查询具体座位旁是否有窗。这就像你去餐厅点菜,菜单上写着“红烧肉”,结果端上来一盘素菜,服务员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菜单上只写了菜名,又没说是用肉做的”。消费者的知情权就这么被轻易打发了。 法律专家说得在理,消费者在购票时依法享有知情权。铁路部门目前的标注方式确实存在误导。如果我知道是“面壁座”,可能就会根据行程长短做不同选择——短途无所谓,长途的话可能就会选其他座位。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就像在开盲盒,上车前永远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美景还是一堵墙。 更让人无奈的是,现在12306并没有直接的“换座”功能,如果想换座位,只能通过改签车票来实现,而这又受限于余票情况。对于那些已经上车才发现问题的乘客来说,基本上没有补救的办法。 其实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铁路部门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购票页面增加一个简单的图示,或者对特殊座位做备注说明。甚至可以在座位指示灯系统基础上做优化——复兴号列车的座位指示灯已经能显示座位状态了,为什么不能再多显示一点座位环境信息呢? 出行本来就是件累人的事,如果连基本的座位体验都像抽奖一样充满不确定性,真的会让人很沮丧。铁路服务在不断升级,但细节处的人性化考量更能体现服务的温度。希望这次“面壁座”事件能真正推动铁路部门改进服务,别让乘客下次购票时还要靠运气。 你在坐高铁时遇到过什么奇葩座位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高铁靠窗座变面壁座引热议高铁座位 高铁座位挑选 高铁座 来源:经视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