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原空军副司令张积慧被解除职务,被关押两年,1980年转业到地方,连降六级,先后担任成都420厂副厂长等职务,他始终勤恳工作,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张积慧晚年书房里,战机模型与机床模型并排摆放 —— 前者是他击落美军王牌的见证,后者藏着他工厂奋斗的岁月。 1927 年,他出生在山东荣成的普通农家,从小跟着父亲种地,却总望着天空,心里藏着 “飞上天” 的梦想。 1945 年,18 岁的张积慧报名参军,起初在陆军部队当通信兵,背着电台跑遍山野,练就了坚韧的性子。 1947 年,部队选拔飞行员,他毫不犹豫报名,经过层层考核,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空军学员,开启飞天之路。 在航校里,他每天天不亮就练体能,记飞行理论到深夜,第一次驾机升空时,他激动得握紧操纵杆,久久不愿落地。 1950 年,他毕业分配到空军部队,刚拿到驾驶资格,就赶上抗美援朝战争,主动请战赴朝,那年他 23 岁。 到了朝鲜战场,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他毫不畏惧,每次升空都冲在前面,很快积累了实战经验,多次完成任务。 1952 年 2 月 10 日,他和战友执行巡逻任务,发现美军战机编队,其中就有 “双料王牌” 戴维斯的座机。 他不顾敌众我寡,驾机切入敌阵,死死咬住戴维斯的战机,在缠斗中找准时机,三炮齐发将其击落,一战成名。 归国后,他受邀参加全国英模大会,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 “打得好”,周总理还特意询问空战细节,鼓励他继续为国争光。 此后,他留在空军部队,从飞行中队长逐步晋升,先后担任团长、师长,1970 年,43 岁的他被任命为空军副司令,肩上责任更重。 在副司令岗位上,他狠抓部队训练,经常深入基层机场,和飞行员一起研究战术,还推动了多项飞行装备的改进。 可谁也没料到,1976 年后,他遭遇不公,被免去职务关押两年,1979 年平反后,又被 “连降六级”,派往成都 420 厂任副厂长。 接到任命时,他没有抱怨,收拾简单行李就赴任,到厂第一天就去车间,跟老工人握手说 “我是张积慧,以后跟大家一起干”。 他知道自己不懂工业,就从基础学起,每天跟着技术员记生产流程,周末还去图书馆查机械专业书籍,笔记写满好几本。 有次车间机床出故障,老工人修了半天没好,他蹲在旁边看了两小时,结合自己在部队学的机械知识,提出改进建议,果然修好。 1982 年,工厂接到紧急订单,生产周期紧,他带领工人两班倒,自己也住在厂里,每天只睡四小时,最终按时交付。 在他的带领下,420 厂引进先进技术,研发出新型机械产品,产值逐年提升,还解决了数百名工人的就业问题,广受好评。 1985 年,组织提出调他回部队任职,他却婉拒:“厂里的项目还没完成,我走了不放心,在这里同样能为国家做贡献。” 1990 年,63 岁的张积慧退休,退休后仍关注工厂发展,偶尔去车间看看,遇到年轻工人请教,他都耐心指导,毫无架子。 晚年的他,生活简单朴素,每天早起散步,下午看书读报,最爱跟孙辈讲当年空战和工厂奋斗的故事,教他们珍惜当下。 2020 年,93 岁的张积慧因病去世,临终前,他叮嘱家人把珍藏的战机模型和机床模型捐赠给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如今,在军事博物馆和 420 厂展览馆里,都能看到他的遗物,游客们驻足观看,听讲解员讲述他从英雄到厂长的传奇人生。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从不是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而是无论身处高峰还是低谷,都能坚守初心、发光发热的人。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 ——抗美援朝英烈谱丨“一级英雄”张积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