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秦城监狱一个囚犯正在劳动,看守突然找到他,说:“别干活了,准备下,毛

陈砚之 2025-11-11 19:14:19

1974年,秦城监狱一个囚犯正在劳动,看守突然找到他,说:“别干活了,准备下,毛主席邀请你参加国庆招待会!” 屈武这人,1898年出生在陕西渭南一个普通农家,那时候中国正乱成一锅粥,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穷人日子苦哈哈的。他小时候家里穷,但脑子灵光,早早念书识字,接触到新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学生闹得沸沸扬扬,屈武在陕西成德中学上学,也坐不住了。他拉起同学成立学生干事会,组织游行示威,分发传单,喊口号,联合西安几所学校搞起学生联合会,当上负责人。几个月后,这股风吹到全国,他带队去北京,加入更大队伍。在总统府前,他们举标语,要求见徐世昌,谈国家大事。官员敷衍了事,屈武一急,就跪地用头撞石板,血流一地。这事儿登上报纸,全国都知道了这个陕西小伙子,成了五四代表人物。孙中山还接见他,夸他有骨气。从那以后,屈武铁了心要为国家独立奋斗,一辈子没变过。 1922年,屈武娶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闺女于芝秀,这门亲事在当时看来挺门当户对。他同年考上北京大学,学校里风气开放,李大钊讲马克思主义,屈武听课认真,笔记记得满满当当,渐渐接受这些新理念。1925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国民党共产党还合作,他身份特殊,和蒋经国结拜兄弟,周恩来亲自安排他长期潜伏国民党内部。这活儿不好干,一面要装国民党人,一面传情报给共产党,稍不留神就掉脑袋。可屈武干得稳当,在国民党里混到军事委员会顾问事务处长,接触高层机密。他利用位置,通过外交渠道把皖南事变情况传出去,帮助共产党了解敌情,避免更大损失。 后来,1926年,屈武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学马列主义。可好景不长,1928年因为复杂原因,被送到北极圈附近的摩尔曼斯克劳改,苦日子开始了。那里冬天零下几十度,他和囚犯挖隧道,手冻裂了还得干,饿肚子是常态,黑面包勉强果腹,好多人扛不住病死。屈武因为会多国语言,后来调去抄文件,减轻点负担,但精神压力大,得小心不露痕迹。一直到1938年才获释,回国找组织,继续隐蔽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坚韧,明白革命不是闹着玩的,得有耐心和智慧。 1945年,屈武调到新疆任职,表面上协调三区问题,实际上执行周恩来任务,营救被困的131名中共人员。新疆那时候局势乱,国民党控制监狱,关押条件差,人挤人,空气脏,囚犯瘦得皮包骨。屈武假装检查工作,调档案,访监狱,记下位置和人数。他多次向张治中汇报问题,推动南京批准释放。过程曲折,他利用国民党身份施压,终于把人带回延安。这事儿救了不少同志命,对共产党西北工作帮了大忙。 1949年,新疆和平起义是屈武一大功绩。他和陶峙岳他们商量形势,分析胡宗南部被围,兰州快丢,坚持没用。最终说服大家起义,西北大片地方和平解放,避免了战争伤亡。这在历史上很重要,加速全国统一进程。屈武这些年潜伏,传情报,营救人,推动起义,功劳不小,但身份双重,也埋下隐患。 1968年,屈武因为国民党旧关系,被关进秦城监狱,一关六年。秦城监狱是1958年苏联援建的,四座白楼先关清朝遗老、日本战犯、国民党将领,后来扩建六座灰楼,关满人。屈武在戊字号楼,牢房高3.5米,灯泡裹铁丝网,窗户对五米高墙,看不到外头,只瞅见燕山影子。监狱生活单调,早起叠被,劳动挖土扫地,放风时他看墙角野枣树,从小苗长到高过墙。六年过去,他以为就这么耗着了。 1974年国庆前,周恩来病重,还审名单,看到屈武名字,停顿了,说该让老同志见光。名单报毛泽东,主席用红铅笔画圈,加了侯宝林、萧华名字。这事儿标志政治风向变,释放信号。国庆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办,屈武穿中山装,胸别0013号绢花,和钱学森、郭兰英他们同席。周恩来握手,说国家需要出力。屈武出狱后,重获自由,继续工作。 出狱后,屈武把精力放两岸统一上。他知道蒋经国孝顺母亲毛福梅,每年清明代他去浙江奉化扫墓。他三次写信给蒋经国,还去溪口扫墓。1987年最后一次扫墓,他洒两杯茅台,一杯敬故乡,一杯盼团圆。蒋经国1988年去世,屈武在人民日报发悼文,说海峡潮涌难隔兄弟血脉,历史云涌终见华夏月圆。1992年,屈武临终留话:待金瓯无缺时,莫忘告乃翁。骨灰盒面向东南,遥望对岸。

0 阅读:6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