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一名木匠受邀维修应县木塔,他意外发现二层佛像肚子竟然有个大洞,他伸手

陈砚之 2025-11-11 19:14:20

1974年,一名木匠受邀维修应县木塔,他意外发现二层佛像肚子竟然有个大洞,他伸手一掏,从里面掏出了一只死老鼠,木匠没死心,又伸手掏了第二次,这一次,他掏出了一件稀世珍宝! 贾国民是山西朔州应县马峪村人,那地方老百姓大多靠种地加手艺吃饭。他从小跟着家里人学木活,专做家具,用红松木头做桌椅柜子,榫卯接得死死的,用上十几年不散架。村里人订货都找他,因为东西结实不变形。干了这行几十年,名声传到周边村子,大家都知道他手艺靠谱。年纪大了耳朵背眼睛花,得让人喊大声点,看东西凑近了,可手没抖,继续带徒弟干活。作坊就在自家院里,木头工具堆一地,天天起早贪黑。 二柱子是贾国民亲戚家小子,早年没正经活干,在村里晃悠。贾国民几年前收他当徒弟,从零教起,量尺寸磨木板啥的。二柱子学得快,很快就自己做凳子箱子。师徒俩搭档,贾国民管设计,二柱子切料抛光。有时出门修门窗,让二柱子多认木头。贾国民平时聊古建,说木头怎么咬合稳。去修应县木塔前,他讲过这塔辽代1056年建,高67.31米,全木头没钉子。 应县木塔在应县城西北佛宫寺里,辽清宁二年造,底层直径30.27米,八角形,外看五层加刹,其实明五暗四共九层。全塔红松木3000立方米,斗拱54种,层层咬合,没一颗铁钉,重几千吨。1974年塔身朽坏,当地文管所找本地匠人修。贾国民手艺好被叫去,带二柱子帮忙,带工具干粮住塔里,从底层查起。 修到二层,二柱子清佛像灰尘,发现佛像肚子有个洞,先掏出死老鼠。贾国民过去再掏,摸到硬东西,扩大洞取出银匣子。里面沉香木雕佛、碎玛瑙、水晶珠、金银器皿、古字画卷轴。这些是辽代东西,价值高。两人修好佛像,没要工钱带走匣子。 回家埋屋后石堆。第二天文管所查见佛像补痕,报案到公安局。公安局去马峪村,贾国民想跑没跑掉,交代了,挖出银匣完整。考古队接手,从各层佛像取出158件辽代文物,包括两颗佛牙舍利,长寸半,真释迦牟尼圣物。还有辽代木版印刷经卷,长30多米,彩印套色技术牛,填补中国印刷史空白。 经卷有手抄本彩印版,《妙法莲华经第二》、《采芝图》等,提供辽代政治经济文化资料。七珍如金银器玛瑙水晶,藏佛像胸腹木骨里。辽代藏这些护塔祈福。发掘小心剥泥皮取,用棉垫记录位置。塔斗拱像博物馆,54种变化,抗震强,历史上地震炮击200多发还站着。1926年军阀打弹痕在。 这发现让应县木塔出名,2016年吉尼斯最高木塔。塔倾斜超比萨斜塔,但结构柔韧吸震能量。底层落叶松柱,上层榆木,材质差增强柔性。塔基夯土稳,不液化。 文物研究继续,辽代经卷显示当时印刷领先,契丹汉族文化融合。经济靠农贸,佛教盛行。塔建辽国强盛体现建筑水平。 私拿反映当时文物意识弱,文管所没严罚,就教育,因为东西追回没损。之后塔管理严,避免再出事。塔修历史长,辽后元明清加固,70年代抢险修朽部位,没解决倾斜。 银匣追回,考古队系统发掘,1974年11月二层主佛腹取出佛经30卷残卷。四层释迦像胸腔出佛牙舍利伴七珍八宝,金菩萨银塔。1977年9月一层又出佛经30卷手抄本4包。总158件,涵盖刻经写经夹缬佛画。 这些秘藏连佛教历史,佛牙舍利全世界少,塔里两颗保存好。印刷技术辽代领先,长卷国内稀缺,彩印补史空白。帮专家研究辽社会,经济发达文化融合。 贾国民二柱子私拿事,没重罚,教育后继续村里木工。贾国民晚年偶尔忆这事,生活没大变,仍做家具传手艺。二柱子跟师傅干活。 塔如今游客多,内部限登,保护为主。倾斜问题专家争,方案有加固监测。政府投钱监测变形。结构试验显示木构柔韧好,吸收地震能量。

0 阅读:1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