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发布在华日本人最新统计   日本外务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在华日

亨克孤独 2025-11-21 16:44:23

日本正式发布在华日本人最新统计   日本外务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在华日侨人数为9.75万,较2012年的15.03万减少35%,创下多年来新低。   这个数字让人有点意外,毕竟往前推十几年,在华日本人的数量可是一路看涨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在华日侨人数连续第十二年往下走了,时隔19年重新跌破10万人关口。   在华日侨的排名也跟着变了,以前中国长期是全球第二多日侨居住的国家,现在已经掉到第三名,排在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后面。   想当年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日本企业看中了中国廉价又充足的劳动力,还有潜力巨大的市场。那时候日企扎堆来中国设生产基地,在华日侨人数蹭蹭往上涨,2003年就超过巴西,成了全球第二多日侨居住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没想到峰值就停在2012年的15.03万,之后就一路往下滑。说白了,中国不再是以前那个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世界工厂”了。   这些年中国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没了以前的优势。日本企业算账不划算,自然就减少了派驻中国的人员,不少还把生产线迁到了东南亚那些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   企业派驻模式也变了样,以前很多日本员工都是举家搬到中国居住,现在大多是单身外派,干几年就回去。日企不再鼓励员工带家属长期驻留,这种变化直接拉低了长期居住的日侨数量。毕竟家属不在身边,很多日本员工不会选择在中国长期扎根,外派任期一到就会回国。   从分布来看,上海、香港这些传统日侨集中的城市,人数也有明显变化。以前在上海古北、苏州工业园,满大街都是日文招牌和日本主妇推着购物车采购的身影,现在这种景象明显少了很多。上海的在华日侨人数从2012年峰值时的4.5万,降到过2020年的3.2万,虽然2023年有小幅反弹到3.8万,但整体还是比巅峰时期少了不少。   就算现在有部分日企转向金融、IT、咨询这些高附加值行业,派驻的人员也远不如以前制造业鼎盛时期多。这些新兴行业不需要大量驻场人员,更多是短期出差或者远程协作,自然没法带动日侨人数增长。香港的情况也类似,虽然有日资金融机构驻扎,但派驻人员规模也在收缩。   生活层面的变化也很明显,以前在日侨集中的区域,日式超市、日本学校、居酒屋一应俱全,形成了成熟的日式生活圈。现在不少日式超市要么缩小规模,要么直接关门,日本学校的招生人数也不如以前火爆。这背后就是长期居住的日侨家庭减少,对应的生活配套需求也跟着下降。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企完全撤离中国。中国依然是日本企业重要的市场,只是经营模式变了。以前靠在中国设厂生产再销售,现在更多是把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留在中国,生产环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这种转型让日企对长期派驻人员的需求大幅减少,也直接反映在了日侨统计数据上。   9.75万这个数字,既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的体现,也是日企全球布局调整的结果。未来随着中国市场持续升级,在华日侨的结构可能还会变化,高技能、短期派驻的人员或许会增多,但像以前那样大规模举家定居的情况,大概率很难再回到巅峰时期了。  

0 阅读:63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