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 ,外媒:白宫拟延长汽车进口零部件关税减免措施 这件事是说,白宫打算给美国汽车行业松松关税了,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是大好事,他们之前一直在使劲说情,就怕关税太高扛不住。 先跟大伙说清楚这政策到底是咋回事,简单讲就是美国对进口的汽车零部件要收 25% 的高额关税,但有个政策能让车企少交点:只要是在美国本土组装销售的车,能按车的价值抵消一部分关税,最多能抵到车价的 3.75%。 本来这政策明年就要降到 2.5%,后年就彻底没了,车企早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现在一下延五年,等于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这可不是白宫好心,纯粹是车企闹得太凶,不松口不行。你想啊,特朗普政府之前又是对整车加税,又是对钢铝这些原材料加税,零部件还要再收 25%,车企的成本蹭蹭往上涨。 福特、通用这些美国本土大厂,连着好几个月天天往白宫跑,高管们电话都快打爆了,就差哭着求政策松绑。 福特的 CEO 吉姆・法利之前就急得直跺脚,公开说日本车企靠着美日贸易协定,进口关税从 27.5% 降到 15%,再加上人家劳动力和汇率成本低,每辆车比他们省好几千美元,要是关税再不降,他们根本没法跟人家竞争。 不光是嘴上喊冤,数据更能说明车企有多难。2024 年美国一共卖了 1600 万辆车,一半都是纯进口的,剩下那一半在美国组装的车,里面的本土零部件也就占 40% 到 50%,说白了大半零件还得靠进口。 有机构算过,要是没有这个关税减免政策,光零部件关税就能让有些车型的成本涨一万多美元,车企要么自己扛着亏本,要么就得把车价涨上去,老百姓不买账,车企就得裁员,这连锁反应谁都扛不住。 六大汽车行业组织之前还联名给政府写信,说再不加豁免,汽车售后维修都得变贵,整个行业都得乱套。 你看这政策消息刚漏出来,市场就给出了反应,通用汽车的股价盘后一下就涨了 3.8%,福特和造吉普的 Stellantis 股价也跟着往上走,资本家比谁都精明,知道这政策能让车企多赚不少钱。 就拿一辆在美国卖 3 万美元的车来说,按 3.75% 的抵扣比例算,一辆车就能省 1125 美元,要是一个车企一年造几十万辆车,这省下的钱可不是小数目,够养多少工人、投多少生产线啊。 其实白宫心里比谁都清楚,之前喊着加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可实际根本行不通。花旗银行有份报告说得实在,美国理论上的关税税率看着有 18%,可实际只收了 9% 到 10%,全靠各种豁免政策撑着。 之前 2018 年贸易战后,几千家公司申请了十几万个关税豁免,61% 都批了,说白了就是关税太狠,企业扛不住,政府只能偷偷松口。这次把政策延五年,更是明着承认:要是真硬收关税,美国汽车业就得垮。 可能有人会问,那本土的零部件供应商咋办?会不会被进口零件挤垮?其实根本不用担心,现在美国本土根本造不出足够的零部件,就算没有豁免,车企也得进口,无非是成本更高。 反过来,车企成本降了,就能多生产、多赚钱,对本土零件的需求反而会增加,工人的饭碗也能保住,这才是真的保护本土产业。 你看之前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税,早就给符合北美贸易协定的车开了豁免,这次不过是把好事做到底。 说句实在的,这政策不光救了车企,更是救了不少普通家庭。要是车企成本涨得太狠,车价肯定得涨,老百姓买车更难,修车也更贵。 现在政策延了五年,车企不用急着涨价,还能多雇人,工人有活干、有钱赚,才能踏实过日子。 之前就有经济学家说,这政策是白宫怕汽车价格涨起来加剧通胀,更是怕车企裁员引发民怨,说到底还是被现实逼的。 那些说关税能保护本土产业的论调,这次算是彻底站不住脚了。汽车产业早就是全球化的了,一个零件可能要从好几个国家运过来,硬加关税就是跟自己的企业过不去。 福特、通用这些大厂折腾了大半年才求来政策延期,可见有多不容易。这五年的时间,既能让车企缓口气,也能慢慢完善本土供应链,比硬扛着强多了。 这政策延期就是件大好事,对车企是救命钱,对老百姓是稳物价,对国家是保就业。白宫这步棋走得还算明白,要是真硬顶着不给豁免,等车企真扛不住裁员倒闭,那才是真的麻烦。 现在好了,车企松了口气,工人不用慌了,咱们看着也明白,这才是符合实际的政策,比那些喊口号的虚招管用多了。
美国人这回算是把对华关税的调子拉到了新高度,彻底摊牌了。 当地时间10月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