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全体会议时宣布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16日在莫斯科出席“俄罗斯能源周”论坛全体会议时表示,全球能源关系正在经历重塑过程。他指出,这一变化既与新经济中心崛起的客观进程有关,也是西方精英主动破坏的结果。 普京表示,尽管存在多种不利因素,全球经济仍在持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发生了变化。 先说说这 “大势所趋”,也就是新经济中心崛起那档子事。这可不是喊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能源需求在挪窝。以前能源市场主要看欧美,他们花钱多、用量大,说了算。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的经济一发力,对能源的胃口简直是噌噌涨。就说 2023 年的数据,中国一年用的总能源量占了全球近三成,比前一年还多了 1 个多点,增速更是达到 6.5%。 印度更猛,能源消费增速 7.3%,十年平均下来比中国还快一截。能源这东西,就像吃饭,谁需要得多,谁就有话语权。 电力需求更能说明问题。2023 年中国电力需求涨了 6.4%,下半年直接冲到 6% 以上,光新增的用电量就比欧盟一半还多,人均用电量都超过欧盟了。 印度也不含糊,一年电力需求涨 7%,现在的用电量比日本和韩国加起来都多,接下来三年还要多出来一个英国那么大的用电量。 反观欧美呢?美国 2023 年电力需求还降了 1.6%,日本降了 3.7%。你想啊,能源公司都是逐利的,哪儿需要多、哪儿给的价合理,就往哪儿送,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所以说,能源关系往新兴国家偏,根本不是谁能拦得住的,这是客观规律,普京看得准着呢。 再说说西方那些 “小动作”,简直是硬生生破坏原有秩序。自从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和欧盟就逼着大家跟俄罗斯的能源脱钩,又是制裁又是设价格上限,还搞所谓的 “影子船队” 禁令。 欧盟第 17 轮制裁一下子把 342 艘运油船列进黑名单,美国更狠,制裁了 183 艘油轮和两家俄罗斯大油气公司,号称是 “最严厉” 的制裁。他们嘴上说要切断俄罗斯的收入,实际上是把全球能源市场搅得鸡犬不宁。 最吃亏的还是欧洲老百姓和企业。以前欧洲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都从俄罗斯买,价格又稳又便宜。制裁之后,俄罗斯的气进不来,欧洲只能从美国买高价液化天然气,气价一下子涨了好几倍。 冬天取暖费翻番,老百姓怨声载道;工厂更是扛不住,玻璃、化工这些耗气大户要么减产要么搬家,德国不少企业都把厂子迁到了中国、印度,就因为那边能源稳定还便宜。 西方精英这算盘打得精,想靠能源卡俄罗斯的脖子,结果把自己的工业根基都动摇了,这哪是解决问题,分明是制造问题。 不过俄罗斯早就看透了这点,没等西方动手就开始铺路。普京说过去五年铺了 10 万公里天然气管道,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全是为能源出口转向打基础的。 就说 “土耳其溪” 管道吧,现在每年能送 315 亿立方米天然气,一半给土耳其用,另一半通过巴尔干溪管道送到罗马尼亚、希腊这些欧洲国家 —— 你看,就算欧盟喊着制裁,照样有国家偷偷买,因为实在离不了。 还有往亚洲铺的 “西伯利亚力量” 管道,直接连到中国,现在输气量逐年增加,正好接住了咱们这边的需求。 西方制裁闹得凶,但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反倒没降。2024 年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同比涨了 26%,预计 2025 年能达到 1060 多亿美元。 为啥?因为新买家接上了。亚太、中东、拉丁美洲这些地方的国家,根本不理会西方的施压,该买俄能源照样买。 就像印度,现在买俄罗斯石油的量比以前翻了好几倍,价格还划算,双方都高兴。这说明啥?能源买卖讲究的是实在,不是政治口号,西方想靠强权改变市场规律,根本行不通。 普京还说全球经济在增长,就是速度变了,这也是大实话。IMF 预测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速 3.2%,看着不高,但里头分化大了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能涨 4% 以上,而发达经济体才 1.5% 左右。 世界银行的数据更明显,南亚像印度这些地方增速能到 5.8%,东亚 4.5%,可欧洲中亚才 2.4%。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新兴国家,能源需求自然也跟着往这儿走,这是西方再怎么破坏也挡不住的大趋势。 说来说去,普京这席话真是把全球能源的家底儿说透了。新经济中心起来了,能源需求跟着挪窝,这是老天爷都改不了的客观规律。 西方精英想靠制裁、搞小动作维持自己的霸权,结果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俄罗斯早就做好了准备,10 万公里的管道铺下去,新的买家找好,任你西方怎么折腾,人家能源出口照样稳。 咱们老百姓看得最清楚,过日子讲究实在,能源买卖也一样。谁靠谱、谁给的价合理就跟谁合作,那些搞政治操弄、破坏市场的人,最后只会被市场抛弃。 全球能源这盘棋,现在是越来越明白了,不是西方说了算,而是谁有需求、谁有准备,谁就有话语权,这重塑的大方向,谁也挡不住。
美参与打击俄腹地!普京将亮杀手锏,中方趁势夹击,特朗普犯大错。特朗普彻底不装了,
【4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