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为什么敢和中国硬碰硬?大家都觉得是有美国撑腰,错了!这都是其次,重要原因是荷兰仗着自己在半导体产业链的特殊位置,飘了!毕竟荷兰手里攥着阿斯麦,全球高端光刻机几乎被它垄断,这让荷兰觉得自己有 “拿捏别人的资本”。 2024 年一季度的数据摆在那儿,阿斯麦的 EUV 光刻机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冲到了 46%,而在先进制程领域,它的垄断地位更是没人能撼动 —— 全球能造 EUV 的就它一家,台积电、三星想扩产 3 纳米、2 纳米芯片,都得乖乖排队等阿斯麦发货。 这种垄断地位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让阿斯麦成了荷兰的 “摇钱树”,这家公司一年的收入能占到荷兰 GDP 的 2%,相当于一个中等欧洲国家的季度经济总量。 2024 年第二季度光收入就有 62 亿欧元,毛利率更是稳定在 50% 以上,比抢钱都划算。 更关键的是,它掌握着全球科技产业的节奏,台积电要造苹果的高端芯片,三星要搞人工智能芯片,都得提前给阿斯麦下订单排队,有时候等上一年半载都是常事。 就因为这样,荷兰政府才敢放出话来,说在光刻机出口问题上 “自己说了算”,连美国的压力都敢摆脸色,这要是没点真本事,哪来的底气? 有了这硬通货,荷兰做事就越来越没顾忌,连几十年前冷战时期的老法案都敢翻出来当 “武器” 用。2025 年 9 月底,美国刚出台对中资企业的新管制规则,荷兰第二天就动手了,把枪口对准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 这家公司是荷兰当地的老牌企业,2019 年被中国企业花 332 亿收购后,一直好好运营,还给欧洲的汽车厂供应芯片,1.4 万员工里大部分都是欧洲人,从来没出过什么岔子。 可荷兰政府一句话,就援引了 1950 年代的《商品供应法》—— 那是当年应对战争物资短缺的应急法案,几十年都没启用过 —— 直接冻结了公司的资产,把中国籍 CEO 赶下台,甚至把 99% 的股份交给第三方托管,实质性夺走了控制权。 荷兰嘴上说这是因为 “公司有治理缺陷,威胁欧洲供应链安全”,可连一点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后来法庭文件曝光才知道,根本就是美国早就放了话,说不换掉中国 CEO,就不给安世半导体出口许可。 但荷兰的做法比美国还激进,直接用冷战老古董法案 “抢” 控制权,这哪是听美国的话?分明是借着美国的由头,趁机耍起了垄断霸权。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生产的不是什么高端芯片,就是普通的功率芯片,荷兰都敢这么横,说白了就是觉得 “你们离了我们的半导体产业不行,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更让人看不惯的是荷兰的双标嘴脸。一边说要 “维护供应链稳定”,一边干的却是破坏供应链的事。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广东有大工厂,生产的部件占全球供应的不少份额,荷兰一插手,中国只能出台出口管制,禁止这些部件出口。 结果欧洲汽车厂立马面临断供风险,台积电甚至因为担心阿斯麦设备跟不上,直接暂停了高雄的扩产计划。这就好比荷兰握着水龙头,以为能控制水流,结果不小心把自己的水管也堵了,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能有人会问,荷兰就不怕反噬吗?说实话,它还真有点仗着垄断的底气。毕竟阿斯麦的 EUV 光刻机里,有 100 多个国家的零部件,但最终的组装和核心技术就掌握在荷兰手里,别人想学都学不会。 而且光刻机里用到的稀土磁体,单台就得用 10 多公斤,虽然中国掌控着全球 93% 的稀土磁体制造产能,荷兰也提前囤了点货,想着能撑一段时间。 加上荷兰首相反复强调 “要确保阿斯麦的地位不受动摇”,可见在他们眼里,只要攥紧这根技术缰绳,就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们。 但荷兰这底气其实虚得很,说白了就是 “一时风光”。中国已经加强了稀土出口管制,新增了五种稀土元素的管控,连相关技术都不让随便出口。 阿斯麦虽然说囤了 8 周的库存,还想找美国、德国搞替代,但美国连高纯度提纯技术都没有,德国的替代材料要么太重要么性能差,根本没法用。 要是中国卡得再紧点,阿斯麦的 EUV 产能就得从每月 55 台降到 45 台,一年损失几十亿欧元。到时候别说拿捏别人,自己的 “摇钱树” 都得蔫了。 说到底,荷兰敢跟中国硬碰硬,核心就是手里的阿斯麦给了它错觉,觉得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就垄断了话语权。 美国的压力只是个幌子,真正让它飘起来的是技术霸权带来的优越感,连冷战老法案都敢翻出来用,简直是把国际规则当摆设。 可它忘了,全球产业链是相互依存的,中国不仅是芯片消费大国,更是稀土等关键材料的供应大国,没了中国的市场和资源,阿斯麦的垄断地位迟早要松动。 现在荷兰看似强硬,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信誉。安世半导体事件已经让全球投资者看清了,荷兰的营商环境根本不是什么 “法治高地”,只要它觉得有垄断资本,就能随便撕毁契约。 等哪天中国突破了光刻机技术,或者稀土管制再升级,荷兰这 “拿捏别人的资本” 就成了笑话。
荷兰为什么敢和中国硬碰硬?大家都觉得是有美国撑腰,错了!这都是其次,重要原因是荷
云景史实记
2025-10-17 14:13:2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