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发出警告!中国已经养成了一个危险的坏习惯,那就是低估了美国的报复意愿和能力!美国从来都是个记仇的主儿,只要觉得自己的地位被挑战、利益受损失,不管对方是敌人还是盟友,说报复就报复,半点儿不含糊。 “中国正在犯一个致命错误 —— 严重低估美国的报复心!” 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迈克尔・格林的咆哮,最近在华盛顿政策圈炸开了锅。这位深耕对华战略三十年的专家,拿着中国成熟制程芯片抢占全球 70% 订单的数据拍着桌子,提醒所有人:美国从来不是输了就认栽的主儿,不管对手是谁,只要动了它的利益,报复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迈克尔・格林的警告不是空穴来风,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的厚厚档案,全是美国过往 “记仇” 的铁证。最典型的当属上世纪 80 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半导体产业占据全球 50% 以上份额,甚至逼得英特尔差点放弃芯片业务。 美国二话不说就抡起制裁大棒,1986 年逼迫日本签下《日美半导体协定》,不仅限制日本芯片出口份额,还直接对 3 亿美元日本电子产品加征 100% 关税。更狠的是,美国司法部还起诉日本东芝公司,罚了 4.5 亿美元,连东芝高管都被迫辞职,硬生生把日本半导体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 对盟友下手都如此不留情面,对付竞争对手更可想而知。2013 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眼看要超越美国通用电气,美国司法部突然出手,以 “涉嫌贿赂” 为由逮捕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把人关了两年多。 最终阿尔斯通不得不以远低于市场价的 170 亿美元,把核心的电力业务卖给通用电气,才算平息风波。这件事后来被皮耶鲁齐写成《美国陷阱》,揭开了美国用司法手段打压企业的内幕,而迈克尔・格林直言,这种 “精准打击” 的手段,如今早已升级换代。 再看眼前的芯片战场,美国的报复动作其实已经铺开。2024 年底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管制镓、锗等关键矿产出口后,美国白宫当即表态要 “采取必要反制”,紧接着就传出美国地质调查局紧急拨款 2 亿美元,在明尼苏达州重启废弃的镍矿,还拉上澳大利亚、加拿大组建 “关键矿产联盟”,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美国专家测算过,中国的矿产管制能让美国半导体行业直接损失 34 亿美元,但迈克尔・格林强调,美国的报复从来不是即时对等,而是 “长期绞杀”。 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荷兰 ASML 的施压。这家全球唯一能生产高端光刻机的企业,原本计划向中国出口用于成熟制程的 DUV 光刻机,却在 2025 年初突然改口,宣布暂停供货。 业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威胁要切断 ASML 的美国零部件供应,才逼得这家荷兰企业妥协。要知道,成熟制程芯片生产离不开 DUV 光刻机,中国工厂虽然产能爆发,但核心设备断供的风险始终悬在头顶,这正是美国报复手段的 “阴险之处”。 迈克尔・格林在公开演讲中特意提到一个细节:中国北方华创研发出替代东京电子的刻蚀设备后,美国立刻联合日本、荷兰更新了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清单,把 28 纳米以上的部分设备也纳入限制范围。 这种 “你突破一点,我封堵一片” 的打法,和当年整垮日本半导体的套路如出一辙。他还翻出美国 2025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里面专门划拨了 50 亿美元,用于资助美国企业研发成熟制程芯片,摆明了要和中国在这个领域硬碰硬。 就连美国国内的企业,也在配合这种报复布局。英特尔宣布投资 100 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成熟制程工厂,台积电的亚利桑那工厂也提前投产 28 纳米生产线,虽然他们的生产成本比中国工厂高 30% 以上,但靠着政府补贴硬是撑了下来。 迈克尔・格林说,美国要的不是短期盈利,而是彻底瓦解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的产能优势,这种不计成本的报复决心,才是最该警惕的。 现在,全球 70% 的成熟制程订单还在往中国涌,但美国的报复大网已经悄然收紧。迈克尔・格林的警告或许带着危言耸听的成分,但那些被美国打压过的国家和企业的经历,确实值得深思。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