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小心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称,两架美军飞机在南海坠毁! 说白了,现在中国要小心了。美国的飞机在太平洋能掉一次,就能掉第二次,目的就是为了赖在南海不走了。 长久下去的话,南海会不会出现由美军飞机堆积成的岛,都说不定!正所谓:古有精卫填海,今有美国造岛。 美国太平洋舰队刚确认 F/A-18F 和 MH-60R 坠海的消息,“米利厄斯” 号驱逐舰就带着专业打捞船堵在事发海域,连中国海警船巡逻时都能看到甲板上忙碌的吊装设备,这反常的 “打捞执念”,让外界嗅到了不一般的味道。 事情得从 10 月 26 日下午说起。正在南海开展 “常态化巡航” 的 “尼米兹” 号航母,突然传出直升机坠海的消息。隶属于第 73 直升机中队的 MH-60R 刚离开甲板,机身就莫名倾斜砸向水面,3 名乘员弹射逃生后被救生筏救起。 没人料到两小时后,更惊险的一幕发生:一架满载燃油的 “超级大黄蜂” 在起飞滑跑时左侧发动机爆发出青烟,飞行员拼尽全力也没能拉起机身,战机冲出甲板后扎进海底,溅起的水花高过航母桅杆。 最让人意外的是后续动作。按美军惯例,非涉密装备坠海若不影响安全,常会选择放弃打捞。但这次,太平洋舰队当天就从新加坡樟宜基地调来了 “卫兵” 号打捞船,这艘船搭载着能下潜 6000 米的遥控深潜器,还带着整整两集装箱的打捞设备,抵达事发海域后立刻划定了半径 5 海里的 “临时禁区”,禁止其他船只靠近。 有军事爱好者翻出数据,这已经是美军今年在南海的第 4 起坠机事故。3 月 “罗斯福” 号的 F-35C 摔在黄岩岛附近,打捞船在那片海域待了 21 天;7 月 “里根” 号的 MH-60S 坠海后,美军干脆在附近搞了场持续一周的 “联合搜救演习”。算下来,美军打捞船今年在南海停留的时间已经超过 80 天,每次都以 “回收装备” 为名义,实则借机完成了多次水文探测和海域测绘。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的 “打捞套路”。2023 年 F-35C 坠海时,“卫兵” 号打捞船表面在作业,水下的无人潜航器却悄悄测绘了周边 200 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形;这次两架战机坠海地点位于南沙群岛附近,恰好是国际航运要道,美军打捞船刚到,“尼米兹” 号就调整航向,把警戒范围扩大到 10 海里,等于变相控制了这片海域的临时通航权。 军事专家梳理发现,美军每次坠机后的打捞周期都在拉长。2021 年坠机后打捞只用了 7 天,2022 年变成 14 天,到 2023 年直接翻倍到 28 天。而打捞设备也越来越 “专业”,除了深潜器,还多了声呐探测仪和地质取样器,这些设备根本不是回收战机必需的,反而更适合勘察海底地质和水文数据。 就在 “卫兵” 号忙着打捞的同时,美军 “塔尔萨” 号濒海战斗舰也凑了过来,以 “协助警戒” 为名在附近海域游弋。两艘美军舰艇一静一动,把事发海域围了个严实,这种 “借打捞占海域” 的操作,已经成了美军在南海的新套路。有网友调侃,照这个频率摔下去,用不了几年,南海海底真能堆出个 “战机礁”。 目前,美军只打捞出了 “超级大黄蜂” 的部分残骸,MH-60R 的主体还沉在海底。“卫兵” 号的打捞作业至少要持续到 11 月中旬,这意味着美军还将在这片海域停留半个多月。从 3 月到 10 月,四次坠机四次长时间打捞,美军借 “意外” 赖在南海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