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琚逸芳被捕,她两次逃跑,都没有成功,还被抓回来毒打一顿。正当她以为要死在集中营时,敌人却把她放了! 说起琚逸芳,那可不是一般人。她是新四军十六旅旅长钟国楚的妻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身份,既是荣耀,也是一道催命符。 1943年初,她本来要去延安学习,可路上突遭变故。当时她怀着八九个月的身孕,行动不便,只好在一个小村里隐蔽。谁承想,日军刚走,国民党的顽固派军队就来了。为了保护乡亲们,她选择了挺身而出,结果,自然是被捕了。 敌人一听她的身份,眼睛都亮了,这可是条“大鱼”。起初,她被关在安徽广德的国民党江南行署。在那儿,她受尽了折磨,还在狱中生下了孩子。可怜那孩子,生在铁窗之内,连一口饱饭都没吃上,就饿死了。琚逸芳自己也因为产后高热,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身体还没恢复,她就被当成“重点审查对象”,转押到了一个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地方——安徽徽州的洪坑集中营。 从那一刻起,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洪坑这地方,山清水秀,本来是个世外桃源。可自从国民党第三战区在这儿设了集中营,这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活地狱”。 我查过一些资料,也跟研究这段历史的朋友聊过。就在2024年,黄山市党史部门还组织过一次对洪坑集中营遗址的重新勘探和史料整理工作,发掘出更多细节。他们发现,这个集中营奉行一条毫无人性的规定:“宁可死一人,不能跑掉一人”。 关在这里的人,每天只有两顿糙米粥,清得能照出人影。每个人都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很多人身上都长满了疥疮,又痛又痒,惨不忍睹。到了冬天,连件棉衣都没有,只能裹着烂稻草取暖。 这还不算完。 每天,他们还要接受所谓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感化”。跑不动?打!思想不“端正”?打!特务教官们嘴里喊着“抗日”,干的却是残害同胞的勾当。他们逼着被捕的新四军战士“自新”,谁要是不从,灌辣椒水、老虎凳,各种酷刑轮番上。 更残忍的是,那些被打得奄奄一息,或者病重的人,会被直接拖到野外的破庙里,不给吃不给喝,让他们自生自灭。死了,或者还有一口气,就拖到后山一个叫“江山坞”的地方,随便挖个坑埋了。 短短三年,有90多名革命志士,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这里。 在这种地方,要么疯,要么死。但琚逸芳,选择了第三条路:跑! 她利用每天上山砍柴的机会,悄悄和狱友们商量。她们相互打气,约定要一起逃出去,把这里的真相告诉全世界。 机会很快来了。她鼓动了两位女难友,李珍和蒋英,准备趁着看守松懈时一起逃跑。她们计划得非常周密,连逃跑的路线都想好了。 可她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戒备森严的正规军。她们的计划,很快就失败了。 抓回来之后,就是一顿“杀鸡儆猴”式的毒打。打完后,她被关进了一个特制的禁闭室。那地方,小到你站不直,也躺不下,只能半蹲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很多人觉得,这下她肯定完了。 但琚逸芳的骨头,比铁还硬。从禁闭室出来后,她又策划了第二次逃跑。 这一次,她更加小心,也更加决绝。但结果,还是一样。她再一次被抓了回来,迎接她的是更加残暴的殴打和折磨。 那时候,她真的以为自己要死在这儿了。 她甚至做好了准备,下一次,如果还有机会,她会选择用最激烈的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 就在琚逸芳已经彻底绝望,静静等待死亡的时候,转机,毫无征兆地来了。 有一天,看守突然打开了她的牢房,态度居然客气了不少。他们通知她,她可以走了。 琚逸芳根本不信,她以为这是敌人又想出了什么折磨她的新花样。直到她被带出集中营,看到了外面久违的阳光,她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敌人为什么会放了她? 其实答案很简单,但对身处地狱的琚逸芳来说,却像是天方夜谭。 时间来到了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抗战胜利了! 紧接着,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协定中有一条,就是释放双方的政治犯。 琚逸芳,正是这批被释放的幸运儿之一。她的获释,不是因为敌人的仁慈,而是因为整个时代的洪流,发生了惊天的逆转。是无数战友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是党中央在谈判桌上的据理力争,共同为她换来了新生。 琚逸芳出狱后,找到了部队,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在浙江省妇联工作,为妇女儿童事业奉献了一生。她的故事,很长一段时间里,和那90多位牺牲在洪坑的烈士一样,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直到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对红色历史的挖掘和保护越来越重视,像洪坑集中营这样的历史遗迹,才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1943年,琚逸芳被捕,她两次逃跑,都没有成功,还被抓回来毒打一顿。正当她以为要
趣史小研究
2025-09-04 17:33:08
0
阅读:33